各县人民政府,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
为加强对泉州争创“中国工艺美术之都”特色区域荣誉称号工作的领导,经市政府同意,决定成立泉州市申报“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洪自强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林晋炼 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郑文良 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主任
成 员:陈小宝 市发改委副主任
吴金埔 市经信委副主任
黄珍霞 市科技局副局长
王小阳 市财政局副局长
张庭侠 市人社局副局长
林育毅 市文广新局副局长
纪华宗 市统计局副局长
黄 华 市环保局副局长
苏秀梅 市工商局副局长
蔡文雄 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副主任
王江涛 鲤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施蓬勃 丰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杜韶山 洛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陈清拥 泉港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张永安 石狮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庄天怀 晋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陈洪春 南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王也夫 惠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吴志朴 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余金南 永春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徐文福 德化县人民政府副处级干部
杨昌文 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副主任
领导小组负责申报“中国工艺美术之都”特色区域荣誉称号重大事项的研究、决策,统筹协调推进申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主要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具体工作,加强各成员单位之间的综合协调,办公室主任由郑文良同志兼任。
来源:招商网络
展开
泉州台商投资区
泉州台商投资区(古属泉州府惠安县)成立于2010年,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也是泉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园区,下辖隶属惠安县的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百崎乡和省级惠南工业园区,区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约22.8万人,坐拥“泉州之眼”百崎湖,建有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
泉州台商投资区成立于2010年,下辖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百崎乡,区域面积约219平方公里(包含海域江域滩涂)其中陆域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人口约22.8万人。与泉州市新行政中心隔海相望,依山傍水、临江拥湖,区位优越,配套完善,土地成片。泉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园区及玖龙纸业、中国北车等行业巨头落户区内,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新区品牌效应持续升温,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朝着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化多元、环境优美的生态型滨水新城区方向迈进。
背景
改革开放后,随着海峡两岸交往的不断扩大,福建省率先成为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的热点。为了推进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加快改革开放进程,198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厦门杏林地区、海沧地区及福州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未开发部分为台商投资区。1992年12月,国务院又正式批准厦门集美地区为台商投资区。
截至泉州台商投资区设立前,国务院共批准设立了4个台商投资区,全部在福建省,分别是:厦门杏林台商投资区、海沧台商投资区、集美台商投资区和福州台商投资区。
国发〔2009〕24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泉州设立国家级台商投资区。
定位
投资区城市性质定位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泉州城市副中心、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支撑的生态型滨水城市新区和现代化港口保税物流工业区。
城市职能包括:以新兴产业和高端生产服务业带动的城市创新中心;依托滨水岸线和湿地、水系、山体等自然资源构成的泉州湾东部生态休闲中心,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示范区。
利用泉州中心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延伸和辐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开发、高效率运作,把投资区建设成海峡西岸中部台商投资聚集区、对台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以先进制造业和港口物流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极,争取到2020年形成产值超千亿元的新经济发展高地,并成为中国最开放、最优惠、最高效、最具吸引力的台商投资区。
城市远景规模方面,根据《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投资区城市人口规模将按90万人进行控制,建设用地控制规模约为93.5平方公里,未来将向北、向东相应拓展,完善功能,同时将洛阳组团和张坂组团北部区域、东部山霞组团纳入城市建设范围。预计到2015年,投资区城市人口规模为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35.7平方公里;到203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7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82平方公里。
产业
投资区拟引进产业包括:新兴产业主要选定光电产业、新材料产业及现代装备制造业三大类;轻工产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研发服务业、台资企业营运中心、涉台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保税区或保税港区)。将构筑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的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绿色智能交通、风电装备制造、光电信息、上市企业创业园、现代高端服务等五大百亿集群和综合物流枢纽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规划形成以向海产业发展带和临海产业发展带为核心的T型产业空间布局。
规划建设中的泉州台商投资区产业规划分为三大片区:
●先进制造业片区
准入产业包括新兴产业和轻工产业。具体布局新材料产业园、光电产业园、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以及轻工产业提升园。其中新材料产业园发展以纳米材料系列、超导材料为主的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型建筑及化工新材料等;光电产业园以发展LED、光伏产业和数字微芯片等为主,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以发展船用设备、发电设备和轨道机车等为主,轻工产业提升园主要是促进区域内现有的鞋业鞋材、纺织服装和工艺品等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现代服务业片区
准入产业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围绕百崎湖周边、洛阳江沿岸和泉州湾海岸,突出其山、海、湖的自然优势,发展宜居、宜商的滨水区,具体布局文化产业区、台资企业营运中心、涉台金融服务中心和高端研发和文教产业区。其中文化产业区以发展工业设计、会展、时尚设计、广告、创意设计、动漫制作、网络游戏、茶文化产业、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闽南美食文化产业等为主;台资企业营运中心以制造业营运中心、商贸物流业营运中心和信息咨询服务业为主;涉台金融服务中心以建设对台离岸金融市场以及对台金融后台服务基地、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基地和新兴金融业态聚集基地为主;高端研发和文教产业区以各行业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信息共享平台、培训机构、试验基地等为主。
●现代物流业片区
准入产业为现代物流产业。依靠12个十万吨级的秀涂港,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的保税港区,主要开展集装箱港口运输装卸、货物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业务及与国际航运配套的金融、保险、代理、理赔、检测等服务业务。
优势
在泉州设立台商投资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
●区位优势。投资区与新的泉州行政中心隔江相望,西靠洛阳江,南临泉州湾,中间有泉州市乃至福建省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湖区、被誉为泉州市"城市之眼"的百崎湖,拥有海岸线24公里,12个以上的10万吨级码头和多个万吨级码头,是中国少有的依江、傍湖、临海区域,区位条件极为优越。
●城市依托。投资区规划及控制范围已列入了2009年5月福建省建设厅审查通过的《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范围,可以充分借助中心城市的延伸和辐射,承接中心城市的人才、科技、教育、经贸、文化和金融服务等。
●交通完善。投资区北有沈海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南惠支线、福厦铁路、漳泉肖铁路和国道324线,南有石湖港区、秀涂港区和福建省道201线、泉州环城高速公路,距离泉州火车站8公里,距离福厦铁路惠安站14公里,距离福厦铁路泉州站不到20公里,距离晋江机场约20公里,国道324线贯穿投资区北部。
●人才保障。泉州地区拥有国立华侨大学、仰恩大学、泉州师范学院、黎明职业大学、闽南理工学院、泉州泰山航海学院、泉州纺织服装学院、电力学院、陶瓷学院等多所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院校,且设有七个博士后工作站,为投资区的人才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产业基础。泉州已初步形成了纺织鞋服、建筑建材、食品饮料、工艺制品、机械制造等五大传统产业和石油化工、船舶修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配件、生物医药等五大新兴产业,产业集聚成效显著。
园区动态
优惠政策